首页 > 科室介绍 > 临床科室 > 其他科室 > 精神心理科
精神心理科
  • 技术特色
  •   一、沙盘游戏治疗    沙盘游戏治疗是我科室2011年开展的极具特色的心理治疗项目。

      (一)沙盘游戏治疗的发展史

      1939年,英国儿科医生劳恩菲尔德(M.Llowenfeld)注意到儿童在游戏中可以充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首创世界技法(The World Techique)。后来瑞士精神分析学家考尔夫(D.kaoff)接受了劳恩菲尔德的指导,在学习并掌握该疗法的同时,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相结合,发展成“箱庭疗法”,或称“沙盘游戏疗法”。以后,这一疗法在美国、日本得到承认并推广。

      (二)适应症

      儿童或者成人的攻击行为、焦虑、抑郁、注意力难以集中、违纪行为、社会适应障碍、思维障碍、应激综合征、情感障碍等。

      (三)治疗过程及临床应用

      治疗是通过提供一个机会,让被治疗者在一个内侧尺寸约为57×72×7(cm),外侧涂深颜色或木本色,内侧涂蓝色的湿沙盘或干沙盘中,使用或不使用小物件来配置沙子以及创造一个场景。这个场景,是被治疗者用意像来呈现发生在个人内在或外在的世界状况,视觉形式取代了口语交谈,因此也绕过了防御。把内在情结物质化为视觉形式,也有利于把被治疗者不断招回到对情结的体验和思考中去,减弱了阻抗。当治疗师信任被治疗者的潜意识心智会透露出迈向自我发现的独特道路时,被治疗者和治疗师就可能出现深层的转化工作。

      被治疗者通常说不出自己的困难、痛苦或冲突的来源及解决方案,或对它缺乏理智上的了解。沙盘游戏治疗可以透过主动想象和创造性象征游戏的运用,制造从潜意识到意识,从精神到物质,以及从口语到非口语的桥梁。

      沙盘游戏疗法把心理治疗的研究推向了非语言的王国。被治疗者通过一次次沙盘游戏,激发出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动力,潜移默化地克服那些难以克服的坏习惯。

      二、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干预单位,通过会谈、行为作业及其他非言语技术消除心理病理现象,促进个体和家庭系统功能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

      (一)适应证

      适应证较广,适用于儿童、青少年期的各种心理障碍,各种心身障碍,躯体疾病的调适,精神病性障碍恢复期等。

      家庭治疗主要用于核心家庭中。符合下列方面的情况均可进行家庭治疗;①家庭成员有冲突,经过其他治疗无效;②“症状”在某人身上,但反映家庭系统有问题;③在个别治疗中不能处理个人的冲突;④家庭对于患病成员的忽视或过分焦虑;⑤家庭对个体治疗起到了阻碍作用;⑥家庭成员必须参与某个患者的治疗;⑦个别心理治疗没有达到预期在家庭中应有的效果;⑧家庭中某人与他人交往有问题;⑨家庭中有一个反复复发、慢性化的精神疾病患者。

      (二)一般治疗程序

      1、澄清家庭背景

      ①观察、诊断家庭动力学特征,了解家庭的交互作用模式,如:相互交流的方式与倾向;等级结构及代际界限;子系统的结盟关系;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②家庭的社会文化背景。

      ③家庭在其生活周期中的位置。

      ④家庭的代际结构:夫妻源家庭的结构,在各自原来家庭中的地位与体验;目前家庭的结构与交流受源家庭代际关系影响的程度及其对子女的影响。

      ⑤家庭对“问题”起到的作用。

      ⑥家庭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和技术:家庭成员针对问题或矛盾冲突时采用的方法、策略及其效能;是否存在不适当的防御机制或投射过程。

      ⑦绘制家谱图:常采用家庭中三代的关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既可从生物、心理和社会几方面提供信息,也可用于建立治疗关系、规划治疗方法、评价效果等。

      2、规划治疗目标与任务:引起家庭系统的变化,创造新的交互作用方式,促进个人与家庭的成长。

      ①打破不适当的、使问题或疾状维持的动态平衡环路,建立适应良好的反馈联系,以使症状消除。

      ②重建家庭结构系统,消除家庭中回避冲突的惯常机制,引入良好的应付方式,改善代际关系与家庭成员间的相互交流。

      ③引发家庭中可见的行为变化,优先于对问题的领悟。

      ④提高解决问题、应付挑战的能力。给“问题”家庭提供新的思路和选样,发掘和扩展家庭的内在资源。

      3、治疗的实施:治疗师每隔一段时间,与来诊家庭中的成员一起座谈。每次历时l-2小时。两次座谈中间间隔时间开始较短,一般4—6天,以后可逐步延长至1个月或数月。总访谈次数一般在6-12次,亦有单次治疗后即好转而结束的情况。超过12次仍未见效时,应检查治疗计划并重新确定该家庭是否适合此种形式的治疗。

      4、终止治疗:通过一系列的家庭访谈和治疗性作业,如果家庭已经建立起合适的结构,成员间的交流已趋明晰而直接,发展了新的有效的应付机制或解决问题的技术,代际间的等级结构、家庭内的凝聚力、成员中独立自主的能力得到了完善和发展,或是维持问题(症状)的动态平衡已被打破,即可结束家庭治疗。

      5、疗程:家庭治疗的时间长度一般在6-8个月内。仅仅以解决症状为主,治疗需时较短;而希望重新塑造家庭系统,则需要加长疗程。

      (三)言语性干预技术

      常取循环提问、差异性提问、前馈提问、假设提问和积极赋义和改释等。

      (四)非言语性干预技术

      主要通过家庭作业如症状处方和角色互换练习等。

      三、精神分析及分析性心理治疗    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心理治疗,统称为分析性心理治疗。精神分析旨在对患者的人格结构进行改造、重建,已不太常用;而短程治疗重在通过处理大意识冲突来解决现实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尤其是当前的人际关系问题。

      (一)经典精神分析

      1、设置:每周3-4次、每次50-60分钟,历时3-4年。患者躺在沙发上,看不见治疗师,而治疗师可以观察到患者,让患者自由联想。

      2、建立治疗联盟:患者与治疗师之间构成非神经症性的、合理的、可以理解的和谐关系。

      3、治疗采取移情、反移情、阻抗处理、梦的解析、自由联想、解释和重建、修通等技术。

      4、修通:由领悟导致行为、态度和结构的改变。

      (二)分析性心理治疗

      在不同程度上使用经典精神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技术,但有以下特点:

      1、短程治疗每周1—2次,—般全程治疗不多于50次.每次45—50分钟。

      2、方法较为灵活。处理移情不再是中心任务;不太强调治疗师保持中立;治疗过程中更关心现在、现实,鼓励、赞扬患者,减少挫折、幻想和对过去的关注;少用或不用自由联想;对问题的解释少用引向“不可改变”结沦的说法。

      四、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    (一)国内外开展此项目的现状

      生物反馈( Biofeedback)技术于20世纪60年代末首先在美国应用于临床,它的发展主要源于自主神经系统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医学、应激研究和应激管理策略这些研究领域。近十几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在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临床专业人员都在普遍使用此技术治疗各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心理障碍。

      生物反馈治疗近几年在中国逐步开展起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临床报告显示其对控制、治疗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例如:神经衰弱、失眠、抑郁、焦虑、儿童多动症等)有着十分显著的疗效。

      (二)与药物治疗相比的优势

      迄今为止很多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或心理异常,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生物反馈技术的出现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疗效较高的治疗手段。该治疗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训练方式,让患者在观看轻松的动画游戏时,集中注意力驱动动画运动,来完成治疗。无电流通过躯体,无任何危险及痛苦,无不良反应。最终彻底摆脱药物,并避免了用药物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对药物的依赖性、成瘾性。

      (三)治疗原理

      治疗开始前,大脑皮层上产生的脑电波(4种)通过导联线等电解质,进入前置放大器,在其中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再经过滤波处理,获得规整的数字脑电波,并同时快速传给计算机,计算机对收集到的数字脑电波进行“时域”、“频域”分析、功率谱估算并用小波原理对其特征提取,产生一个分析值;治疗开始后,动画刺激大脑又产生不同的脑电波,再经过上述过程,送入计算机分析运算后,又产生一个新的分析值,这个新值与上一个旧值进行比较,以此判断下一个动画画面的驱动是由脑波还是由计算机本身来完成,这种状况下又产生新的脑电波进入上述过程,如此往复循环,即:动画→大脑→动画→大脑→动画… …。最终达到改变患者的神经心理过程,用新的“有益的”动力规式,改换或消除旧的“有害的”动力规式,从而使紊乱的大脑功能恢复正常。与一般生物反馈不同的是本仪器最终的效应器官是大脑本身,而不是其他躯体器官。

      (四)适应症

      神经衰弱(失眠等)、焦虑症、癔症、强迫症、恐怖症、疑病症、抑郁性神经症等神经症;慢性疼痛、创伤后应激障碍、成瘾性疾病;癫痫;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抽动症、儿童焦虑症、儿童自闭症(孤独症)、儿童恐怖症、儿童强迫症、儿童癔病等。目前,大脑生物反馈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除了应用于临床各种心身疾病的治疗外,还扩展到教育、体育和军事等领域。例如,美国国家宇航局运用此技术训练宇航员的应激管理能力,许多国家的体育局运用该技术训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 技术特色
  •   一、沙盘游戏治疗 沙盘游戏治疗是我科室2011年开展的极具特色的心理治疗项目。 (一)沙盘游戏治疗的发展史 1939年,英国儿科医生劳恩菲尔德(M.Llowen

  • 相关知识
  •    一、何为强迫症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neurosis)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