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预约挂号 图书馆 医务社会工作部 OPO办公室 行风建设 下载中心 进修
    •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 医院公告
      • 医院视频
      • 法制宣传
    • 科室介绍

      • 国家级重点专科
      • 山东省临床
        重点专科
      • 山东省医药
        卫生重点专业
      • 省级特色专科
      • 临床科室
      • 医技科室
      • 实验室
    • 专家介绍

    • 科研教学+

      • 科研动态 | 院校教育  
      • 科研成果 | 继续医学教育
      • 科研机构 | 规范化培训 
    • 药事管理+

      • 伦理委员会
      • 国家药物临床
        试验机构
      • 规范化培训
    • 医疗护理

      • 医疗规范
      • 护士风采
      • 护理规范
    • 信息公开

      • 基础信息 | 领导信息
      • 资质标识 | 政策法规
      • 应急管理 | 采购信息
      • 收费信息 | 环境引导
      • 诊疗服务 | 财务信息
      • 行风与投诉 | 科普健教
      • 便民服务 | 疫情防控
      • 限制类技术与手术操作授权目录
      • 信息查询
    • 医院文化

    纪律检查

  • 纪律检查
  • ﹝纪委-文化史鉴﹞ 治事须先治心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间:2018-11-09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大儒王阳明赴江西、广东平叛,途中致信弟子杨仕德、薛侃,写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区区剪除鼠窃,何足为异?若诸贤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诚大丈夫不世之伟绩。”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直指人心,切中要害!唯此一句,常为后世所传诵引用。

      无论古今,抑或东西,领导干部一旦步入仕途,为人处世,都要面对治事与治心的互动与纠结。因此,“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之论断,此处不妨姑且概括为“王阳明命题”。破解该命题,堪称千百载来政治家与学问家共同着力思索探究之处。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五届委员大会开幕式讲话中,习总书记明确将阳明心学中“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核心理念,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十五个重要启示之一。可见党中央一直十分重视对我国延续五千多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创新,阳明文化自然是其中重要的思想瑰宝,特别是对于锤炼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颇有裨益。

      古人看来,治事须先治心,阳明心学正是追问内心之学。所谓阳明心学,简言之,是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经世致用为治学目的的学术体系。王阳明曾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这就是“知行合一”学说,其要点大致有三:知行只是一个功夫,不可分割;知行是一种辩证统一,互相实现;知行合一既是道德实践,也是政治实践。具体而言,道德实践就是要克服恶念,养成君子,政治实践则要求亲民爱民,安民富民。这正是解答“王阳明命题”的关钥所在,也对我们当前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修好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学”,具有启示意义。

      其实阳明心学并不玄妙,它源自于实践,又经过升华反过来指导实践。当年王阳明直言上谏,触怒权宦,贬谪龙场,居夷处困三个春秋,终悟良知。其间的修养工夫,首在“事上磨炼”,即“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如此才能与实践中积累心得与经验,了解实情;与此同时,做人做事必须“主于诚意”,“工夫到诚意,始有着落处”,待人以诚,办事须诚,无私心贪欲,秉公为民;心有诚意还要“讲求谨独”“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则在谨独”,如此才不会轻易因外在环境变幻、个人境遇升降而乱了心智与方寸;当然,要致千里不变初心,更需“立志”,“学问不得长进,只是未立志。真有圣人之志,良知上更无不尽”,可见远大理想何其重要!总之,事上磨炼、善于立诚、讲求谨独、胸怀长志,从做事着眼,“吾心”与“外物”,“居敬”与“穷理”,渐趋通贯无碍,终致“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换言之,阳明心学立乎大,关乎远,切乎民,在乎实,是解决内心与现实两个维度的学问,即力求破除灭山贼与诛心贼的紧张与矛盾问题。

      2018年两会期间,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这正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学习工作中正确处理好治事与治心的关系,谨慎考量党性修养与政治业绩的关系,实际也就是要解决自古便有的“王阳明命题”。这道命题,我们当代干部队伍必须解答,且要答好。

      广大党员干部作为党和政府具体事务的负责人和公权力的执行者,势必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挑战,难免会有畏难消极情绪;时常会遭遇不同人群的“围猎”,不免产生心情的复杂波动。这就是古人常讲的“理欲交战”,仿佛心中有两个人在不断辩论甚或争执,克服心中贼的时刻便来临。如何真正化解此危机?按照阳明心学的心得,贵在涵育政德。将政德内化于心,外见于行,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施德政、行善治。

      一言以蔽之,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解答“王阳明命题”,就是破心中贼、养天地大德的锤炼历程。(王学斌)

    医院地图关于我们

    地  址: 聊城市东昌西路67号 邮编:252000 电话:0635-5099120 医院信箱:lcsrmyywz@163.com

    急救电话:0635-8276120  聊城市人民医院投诉电话:0635-5099120
    聊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监督举报电话:0635-8436356
    急救转运预约电话:0635-8276120 ,0635-8276345

    Copyright 2018 聊城市人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009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