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版 预约挂号 图书馆 医务社会工作部 OPO办公室 行风建设 下载中心 进修
    •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 医院公告
      • 医院视频
      • 法制宣传
    • 科室介绍

      • 国家级重点专科
      • 山东省临床
        重点专科
      • 山东省医药
        卫生重点专业
      • 省级特色专科
      • 临床科室
      • 医技科室
      • 实验室
    • 专家介绍

    • 科研教学+

      • 科研动态 | 院校教育  
      • 科研成果 | 继续医学教育
      • 科研机构 | 规范化培训 
    • 药事管理+

      • 伦理委员会
      • 国家药物临床
        试验机构
      • 规范化培训
    • 医疗护理

      • 医疗规范
      • 护士风采
      • 护理规范
    • 信息公开

      • 基础信息 | 领导信息
      • 资质标识 | 政策法规
      • 应急管理 | 采购信息
      • 收费信息 | 环境引导
      • 诊疗服务 | 财务信息
      • 行风与投诉 | 科普健教
      • 便民服务 | 疫情防控
      • 限制类技术与手术操作授权目录
      • 信息查询
    • 医院文化

    医院新闻

  • 医院新闻
  • 聊医视频
  • 医院公告
  • 聊城市人民医院赴川抗震救灾医疗队先进事迹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瞬间山崩地裂,房屋面目全非,亲人恍如隔世,美好家园灰飞烟灭。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全国人民纷纷向灾区人民伸出一双双援助之手。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和全国卫生战线的同仁一道,积极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救助救援。作为聊城市人民医院肾内科的1名医生,我和我们科室的王鸿泰、李捷,ICU的田锁臣、张保军5人,有幸代表我市广大医务工作者,参加了这次抗震救灾活动。在四川的日日夜夜里,在竭尽全力救治伤员的同时,我们被祖国伟大的抗震精神所感动,被我们中华民族迸发出的凝聚力所感动,也为四川人民表现出来的坚韧、坚强和乐观所感动。

      奔赴一线

      地震发生后,我院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迅速开展了救援救助工作。5月13日,当接到省卫生厅要求我院组建医疗救援队的消息后,全院职工纷纷请缨,向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要求参加医疗卫生救援队,赶赴四川灾区参加抗震救灾。王鸿泰、李捷、田锁臣、张保军和我,当时都递交了请战申请书,表达了自己的心愿。

      5月17日中午,省卫生厅下发了组建山东省第二支医疗救援队的通知,我们5人作为ICU 、肾病等专业的医生,被通知代表我院赶赴四川灾区,参加抗震救灾。

      当时,虽然有随时出发、奔赴一线的准备,但面对突如其来的通知,让我们每个人的家庭多多少少都感到一些意外。

      在接到通知的半个小时里,我们迅速集合完毕。在这短短的半小时里,我们得到了家庭最强有力的支持。我的爱人也是我们医院妇产科的一名副主任医师,她也曾申请去前线救援,但因受专业的限制,她没能去成。所以这次我去前线,她非常支持,她说,这次去汶川灾区,除了对我感到骄傲外,还有更多的羡慕。

      张保军的女儿出生仅仅75天,还没有过百天的生日。当接到奔赴前线的通知后,他连宝贝女儿的面都没有见,就匆匆奔赴了一线,留下爱人一人独自承担起照顾女儿的重任。

      张保军的母亲,患有腰疼的毛病,平时需要人来照顾,但是当她得知保军要去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消息后,二话没说,忍着腰疼到市场上给儿子买了十几斤的核桃,并且还说:“孩子,妈身体没事,不用牵挂妈,灾区那么多人受苦,你能多救一个病人就多就救一个,多为灾区人民做点事,不要给咱聊城人丢脸”。老人的心声,代表了我们所有家人的企盼和心愿。

      5月18日早7点40分,我们与来自省内的61名专家组成山东省抗震医疗救援队,带着全省人民的重托,奔赴了四川抗震第一线。

      大灾显大爱

      18日上午11点30分,我们所在的山东省医疗救援队抵达了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一踏上四川这片土地,我们的心就被深深地震撼了。在机场外,我们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车辆排起长龙,鲁A、黑A、粤B……,虽然车辆颜色型号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在朝着一个方向涌动,那就是汶川;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奔赴灾区,救援灾民。

      看到这些涌向灾区的滚滚车流,听着耳边全国各地的方言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齐集四川。那一刻,我们切实感受到什么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什么叫“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在那样的情景下,那样的动人场面,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的斗志和激情。我们愿意用我们的技术和汗水,为灾区人民尽心尽力。

      根据国家抗震指挥部的部署,我们5人被分配到眉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眉山市地处成都南60公里,人口360万,全市共140多万人受灾,是震后一个余震发生比较频繁的一个城市。眉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是当地规模最大、条件最好的医院,床位535张,设备在当地较为先进齐全。

      根据眉山第二人民医院伤员情况,以及我省医疗救援队人员结构情况,我省救援队指挥部分成了ICU和肾内科2个大组,肾内科组主要负责病人途中接送和救治;ICU组负责收治住院伤员的抢救工作。这样,王鸿泰、李捷和我,负责去机场接送病人,田锁臣、张保军负责住院伤员的会诊、治疗和抢救工作。

      大家可能从电视等渠道看到,灾区的工作条件异常恶劣,我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相当差。王鸿泰、李捷和我有时去机场接病人,10多个小时,喝不上一口水;有时接送病人,从早上8时出发到晚上10时才能回到驻地,10多个小时只能在野外就着凉透的盒饭充饥。

      由于经常有余震发生,我们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频繁发生的余震,使我们在四川21天的时间里,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一般情况下,晚上睡觉不敢脱衣服,开着门窗,枕边放着我们用饭缸和矿泉水瓶做成的“简易报警器”,一有情况,准备随时撤离。有时余震强烈的时候,我们就在野外露宿,一直坐到天亮。

      5月19日,眉山电视电台不停地滚动播出:5月19日至5月20日发生6—7级地震的可能性大,眉山百姓几乎全部撤至开阔的平地。眉山市卫生局的刘主任,几次善意地劝我们医疗队撤往郊外。但考虑到病房中有需要照顾的病人,我们都拒绝了。我们在医院附近的空地上,为病情较轻的伤员搭建帐篷,自己在露天的急救车旁待命,一旦有情况,马上就要冲进病房,将危重病伤员转运出来。

      晚上,伤员的伤口极易招惹蚊虫叮咬,这样伤员既休息不好,伤口又容易感染。我们救援队的李捷同志就不停的用纸板给伤员扇风,驱赶蚊虫,让伤员能够休息好,而自己却被蚊子叮得满是疙瘩,掀开他的背心,他的后背和胳膊上被自己挠出一条条长长的血印,第二天早上,警报解除,大家心疼的劝一宿没睡的李捷回房间休息休息,而他却又主动地加入到转运病人的工作中。看着这个30多岁的大个子,被高强度的劳动和高度紧张,压迫的略微有些驼背时,我深深地被我们医务人员所表现出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深深感动了。

      重灾区病员大批转来,各病房连走廊都加床加得满满的,重病员多。ICU中的病人年龄大,多数严重创伤并伴有多脏器功能不全;创伤污染严重,骨创病人很多已出现化脓感染情况。我们来之前,医务人员严重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不停地工作,工作,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为气管插管的病人及时吸痰,调整呼吸机模式,耐心鼓励病人咳嗽,为他们翻身拍背,按揉行动不便的肢体;为创伤病人彻底换药,对创面分泌物涂片及培养,进行防疫排查,及时隔离疑似气性坏疽的病人;完善所有危重病人的检查、治疗计划,随时监测病情变化;与当地医师一起对疑难患者进行会诊……病房里,到处能看到我们忙碌的身影。后来伤员们告诉我们:看到山东两个字,我们的心就平稳了。

      5月21日,我们收到了聊城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我院领导发来的慰问信。信中对我们和我们的家庭进行了高度评价,对我们给予很大的鼓励。看到家乡人民和政府这么关心我们和我们的家庭,我们感动不已。于是,我们5人共同写下了战地决心书:我们全体医疗队员一致感谢市委、市政府领导、院领导及各位同仁对我们的关心与爱护,我们一定会用实际行动报答聊城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尽可能多地参加灾民及病人的救治工作,为聊城人民争光!为聊城医务人员争光!让灾区人民感到我们聊城人民与他们一道抗震救灾!

      党和政府的鼓励,增添了我们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力量。特别是在灾区参加救援时,共产党员那种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给我们带来极大的鼓舞。看到那么多党员同志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勇挑重担,使我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常常被身边的共产党员那种关心病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于是,在5月23日晚上,年轻的张保军同志主动向省救援队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提出了火线入党的要求。我们5人也分别向省救援队党支部交纳了300元“特殊党费”,表达了我们对灾区人民的真实情感。

      在四川工作的日日夜夜,我们每时每刻都要让伤员感受到关爱,让他们知道灾后,他们并不孤单。

      有一个60多岁的老人,一家6口人,最后只剩下他自己。从我们到达后,情绪一直很低落,只要一提起地震就泪流满面。田锁臣、张宝军等会诊考虑后,认为是老人患有地震后心理综合症。他们耐心与病人交流,常常和老人聊天。最后老人诉说了地震的经历,以及对今后生活的担忧。他们针对老人的心理,及时给予干预疏导,告诉他政府灾后重建的政策和规划。张保军还把他妈妈买的核桃仁送给了老人,又专门给他买了一台收音机,让他了解外面的情况,后来患者情绪逐渐开朗起来,愁云满布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一位来自绵竹汉旺镇的9岁的小姑娘小扬芹,上小学四年级,地震时,右脚被楼板压了28个小时才被营救出来,做了右下肢截肢手术。后来创面感染,决定要做二次手术。为了想着缓解孩子的压力,张保军耐心地与孩子交谈,消除她及家人对再次手术的恐惧,还自己送给了她家人200元现金,让孩子买些营养品,希望孩子能早日忘记那些痛苦的过去。

      5月25日下午16时21分,田锁臣和张保军正在5楼,给刚刚做完二次截肢的小杨芹查看病情。在这个过程中,强烈的余震发生了。当时,大楼摇晃的非常厉害。有些伤员和家属开始往外跑。此时的小杨芹开始紧张,从她的双眼中仿佛又看见了13天前那场令人胆战心惊的一幕。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两个选择了留在病房。他们紧紧抓住小杨芹的手,安慰她:“孩子,不要怕,我们都在陪你”。慢慢的,她逐渐稳定下来,震感也渐渐过去了。

      事后,我们也心有余悸。如果你问我们,当时怕吗?当时真的没有想那么多,时间也容不得你去想,因为救人就是我们的本职,需要我们坚守,需要我们那样去做。

      5月27日,眉山的大批灾区病员开始平稳地向全国各地疏散。在21天的时间里,我们从机场接送病人38名、灾民200余名,参与转外省重病人30余人,会诊29人次,参与抢救重症伤员达586名,其中直接抢救治疗的104名伤病员全部康复出院,达到了临床救治零死亡,零交叉感染的目标要求。除完成医疗工作外,我们还兼做心理医生,为伤残患者医治心理创伤,开展了为当地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在这21天的时间里,我们恪尽职守,临危不惧,展现出了我市白衣战士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对人民群众生命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心,受到了灾区及社会各界群众的肯定和赞扬。

      心灵洗涤

      目前在党和政府的科学领导下,抗争救灾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回忆在四川奋斗的日日夜夜,我们都很多的感受和感悟。赴川抗震救灾,使我们心灵受到的启迪,成为我们一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这次难忘的经历,使我们切实感受到祖国的强大。这句话大家通过媒体可能都知道,但是身处其境,你会感触更深,真正感觉到什么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什么叫“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我们在现场,真切地感受到了灾区军民同舟共济、生死大营救的英勇悲壮,感受到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天灾的英雄气概,感受到了中华儿女守护家园、众志成城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中华民族所表现出的无私品格和崇高境界,使我们受到了极大的心灵震撼和深刻的思想洗礼。

      这次难忘的经历,使我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各族人民对灾区群众的无限关怀,感受到地震灾区广大军民钢铁般的意志和决心,感受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和众志成城、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更加坚定了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夺取抗震救灾斗争最后胜利的信心。所以我们才有年轻的医生,提出了火线入党的要求,在本职工作中履行一名党员的神圣职责。

      这次难忘的经历,使我们切实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我们国家是个温暖的家,我们聊城也是一个和谐的家园。我们聊城市人民医院,也是我们每个职工的大家庭。外出的日日夜夜,我们收到了许多领导和同事,发来的问候短信及电话。这中间,有我们各级领导,给予我们关怀;医院领导每天都要给我们的家属打电话,让我们安心工作。这中间,都我们的家人,我们走的时候,大多数都是瞒着家中的老人,有的亲属中间还做了手术,但他们都给了我们无声的支持和鼓励;这中间,有我们熟识的朋友,也有不熟的同事,他们都给了我们温暖和关怀,我们读这些短信时心中自有一分幸福与甜蜜!在此,我代表我们全体救援队员,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

      这次难忘的经历,使我们切实感受到提高业务能力的重要性。汶川地震,科技成为考验中国应对灾难危机的试金石。尤其是面对伤病员,使我们更加体会到掌握专业技能,提高服务能力的重要性。今年我们全省开展了“两好一满意”活动,提出了“服务好,质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要求,我们医务工作者都要立足本职,结合实际,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用优质的服务,精湛的技术,服务群众,只要这样才能实现让群众满意,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这次难忘的经历,使我们切实感受到人格的升华,加深了我们对我院“奉献,创新,责任,荣誉”价值观的理解。说实话,过去常常对个人价值的实现,认识的很局部,也浮浅,认为自己只要干好本职工作,就是尽职尽责。这次的洗礼,使我们懂得了一个人的成长,一个家庭的幸福,与自己的祖国息息相关;一个人的价值实现,必须自觉地将自己融入到国家、社会和单位。人生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绚丽多彩,人生只有在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才能闪闪发光。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李白有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山体滑坡与山崩地裂阻塞了所有交通要道,但没有难倒中国人民!灾害面前,我们有时会显得很渺小,但我们同时也是强大的。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取暖;当主权面对挑战,我们亮出利剑;当圣火遭遇屈辱,我们凛然决然;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爱弥补;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竭诚互助;当地震撕裂大地,我们开山辟路!这就是我们不屈的中华民族。

      如果有人问我们,当国家需要,人民需要时,你们还会这样服从命令,勇往直前?

      我们的回答是:肩负使命,义无反顾!

    医院地图关于我们

    地  址: 聊城市东昌西路67号 邮编:252000 电话:0635-5099120 医院信箱:lcsrmyywz@163.com

    急救电话:0635-8276120  聊城市人民医院投诉电话:0635-5099120
    聊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监督举报电话:0635-8436356
    急救转运预约电话:0635-8276120 ,0635-8276345

    Copyright 2018 聊城市人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200096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