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正式公布。我院首席专家、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肖以磊教授,凭借其在神经外科临床、科研、教学及成果转化方面的突出贡献,成为本年度聊城市获此殊荣的两位专家之一。这不仅是对肖以磊教授个人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对我院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成效的充分肯定。
肖以磊,男,43岁,中共党员,医学博士,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聊城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副院长。作为医院重点支持的首席专家之一,他长期坚守医教研一线,锐意进取,成果丰硕。曾获“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山东省取得突出成绩的博士后、聊城市“水城英才”等多项荣誉称号。
精研医术,惠泽患者
在临床工作中,肖以磊教授始终以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服务患者。无论是门诊、病房、手术室还是会诊途中,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对待患者细致入微,深受信赖。肖教授积极推动诊疗模式创新,提出并实践“脊髓损伤一体化综合诊疗模式”,显著提升了急性脊髓损伤治疗的精准性与规范性;大力推广颈腰椎疾病显微神经减压技术,在精准解除神经压迫、保护神经功能方面成效显著;率先在医院开展“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老年正常压力脑积水;积极探索脊髓电刺激治疗截瘫痉挛、脑胶质瘤术中快速分子病理检测等新技术。他探索创新的一系列新方法,均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惠及广大患者。
引领创新,转化成果
依托医院强大科研平台,肖以磊教授展现出卓越的科研引领能力。他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300余万元。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作为第一发明人申报国家专利16项,已授权6项,成功转化2项;参编参译《牛津神经外科教科书》《临床神经外科学》等多部医学经典专著。
其主持的科创项目“基于CRISPR技术开发的基因检测系统——可移动的分子精准检测实验室”,创新性地将CRISPR/cas12a技术应用于脑卒中易感基因早期筛查,荣获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相关成果已在解放军总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国内十余家大型三甲医院推广应用。
2025年1月,在院方大力支持和肖以磊教授积极推动下,全国首家“中草药及植物细胞外囊泡研究与转化应用中心”在我院挂牌成立。该中心应用国际前沿外泌体技术,深度挖掘灵芝、桑黄等传统中草药的现代医学价值。肖教授带领团队成功攻克10kg级灵芝、桑黄外囊泡高效提取技术,产能较传统方法提升15倍;通过创新冻干工艺,将活性物质保存期延长至12个月。研究证实,灵芝、桑黄、葡萄及黄瓜等植物外泌体在医疗保健、医学美容等领域潜力巨大。目前,该中心已与医疗科技企业合作,并在成果转化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培育英才,锻造团队
肖以磊教授积极践行“传帮带”精神。作为博导和博士后合作导师,他悉心培养博士、博士后9人,硕士研究生10余人,所带学生不乏赴哈佛大学、德国蒂宾根大学深造的佼佼者,其团队多次获评研究生教育先进集体。2022年,依托我院成立的“泰山学者创新工作室”在肖教授带领下,已汇聚博士、博士后20余人,成为我市医疗卫生领域重要的人才高地和创新平台,为提升我院乃至聊城及周边地区神经系统疾病综合防治水平,打造冀鲁豫三省交界区域医疗高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肖以磊教授荣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我院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持续优化学科发展环境的生动体现。下一步,我院将继续为高层次人才搭建更广阔舞台,营造更优越的创新生态,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以肖以磊教授为榜样,勇攀医学高峰,为守护人民健康福祉、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 | 脑科医院
编辑 | 杨秋宜
审核 | 兰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