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聊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心电生理团队为1例缺血性心肌病重度心衰患者成功植入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联合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仪(ICD),使患者重获新生。这是鲁西及周边地区完成的首例同类手术,也是山东省第二例同类手术,目前该患者恢复良好,已经康复出院。
心衰反复发作,患者病情危重
60岁的患者吴先生,患有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近10年,已植入心脏支架6枚,术后一直规律服药,因长期慢性缺血导致心功能不全多次入院。近4个月吴先生病情加重,胸闷憋喘明显,活动耐量持续下降,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平时只能躺在床上,动弹不得,有时夜间不能平卧入眠。
于是吴先生来到聊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心内科主任医师祁学文接诊后,完善了相关检查,发现心脏射血分数(EF值)仅为21%,而正常范围是50%至65%。冠脉三支血管均存在中重度狭窄,动态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这是一种相当严重的心力衰竭状态,随时都有猝死的风险。
植入CCM及ICD,效果立竿见影
聊城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专家薛玉增对吴先生进行了完备的术前评估,患者心脏磁共振检查示心肌纤维化程度较轻,适合行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治疗。同时,患者有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属于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高危人群,适合植入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仪(ICD)进行猝死1.5级预防。
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是我国最新批准使用的,用于心衰治疗领域的一款设备,薛玉增组织科内讨论,大家一致认定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联合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仪(ICD)植入术是目前最适合吴先生的治疗方式。
5月1日,祁学文带领起搏电生理专业团队为吴先生进行CCM加ICD的植入术。一站式植入ICD+CCM有一定的难度,要确保ICD和CCM正常感知与起搏,避免相互信号干扰。凭借着丰富的操作经验和精湛的导线操控技术,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透视下先将ICD除颤导线植入在心尖部,然后植入两根主动起搏电极置于右室间隔。术中测试起搏电极准确植入在健康心肌上,并且三根电极位置非常理想。随后进行交叉感知测试,三根电极均可以正常工作且彼此无干扰
术后CCM脉冲信号稳定发送,监测仪器反映出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术后一天吴先生自己能感觉出心脏跳有力了,胸闷、憋气症状明显缓解了,吴先生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活动耐力明显增加,走路更轻松。CCM可通过体外充电器,长期持续为患者提供治疗,通过逆转心室重构的长期作用,进一步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新技术带来生命新希望
祁学文介绍,CCM植入手术CCM适用于窄QRS(<130 ms)、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左室射血分数在25%-45%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CM可重复充电、无线充电、快速充电,可以终身使用。CCM植入技术是一项成熟的技术,操作安全,效果明显,对于无法进行心脏移植和不适合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心衰患者提供延续生命的宝贵机会。
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聊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再上新台阶,心衰诊疗技术取得新突破,也为心衰患者带来“心”希望。
素材提供: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