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聊城援助威海高新区医疗队收到了威海市委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发来的感谢信。信中表达了对聊城医疗队在威海工作的认可,同时对医疗队对威海疫情防控工作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感谢。这支医疗队中,就有聊城市人民医院派出的一支精干力量。
2022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闪击山东,作为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聊城市人民医院对内严防疫情侵入我市,另外还承担了许多援助兄弟地市的核酸采集和检测任务,在这场对抗奥密克戎病毒的战争中,这群聊医人再一次展示了聊医风采。
聊医速度!
火速集结投入战斗
3月8日晚上8时,刚刚下班回到家中的儿科护士薛双接到了护理部的电话,让她收拾行李第一时间回到医院,医院要派出一支医疗队去支援威海的全民核酸检测工作。当时薛双正在婆婆家,收到通知后,薛双简单收拾了一些随身的衣物,出门时发现自己只穿了一双高跟鞋,高跟鞋是没有办法穿进防护鞋套里面的,长时间的站立工作高跟鞋也十分不方便,丈夫提出开车带她回家换鞋,她却担心时间来不及让其他同事等她,在家中拿了一双拖鞋便匆匆出门了。
和薛双同样来不及收拾行李的还有护士于鹏娜,接到通知时,于鹏娜还没有下班回家,在病房带了几件工作服,其他任何行李都没有就踏上了这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威海的半个月,工作服就是于鹏娜每天的换洗衣物,她打趣道:幸好防护服都是一样的,这样大家每天都是穿的同样的衣服也看不出来我没衣服换了。
3月8日晚10时,聊城市人民医院医疗队由护理部副主任姜勇带队,出发威海。从开始集结队伍到出发,不到2个小时,接到通知的人员没有一人推辞,齐刷刷的“收到”、“我马上到”……心外科护士王传博说,我和妻子都是护士,平时在工作中都是互相支持的,这次我接到去威海的通知,电话还没挂,妻子就已经开始帮我收拾行李了,生怕耽误了出发的时间。
援助威海医疗队连夜出发
3月9日早7点,聊城市人民医院援威海核酸采集队抵达了威海,经过一夜的长途行驶,他们到酒店放下行李,来不及洗刷就接到任务迅速抵达工作地点,开始一天的工作。
在威海进行核酸采集
3月17日,聊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发现了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经开区管委会向社会各界发出救助信号,希望医院可以派出医疗队来这边进行核酸采集工作。下午5时40分,刚刚做完一台手术还没来得及喝口水的手术室副护士长王淑华接到了护理部的电话,让她作为护理队的队长带领队伍火速到经开区支援核酸采集。她一边接听电话一边跑到更衣室换上衣服,一边查看着手机里的队员信息一边往集合点奔跑,当她来到医院西区南门的集合点时,已经有不少队员等候在这里了。那天,天空中下着雨,天气阴冷,大部分队员都是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就接到了电话赶到了集合点。
7时整,一支100余人的医疗队准时出发,为了不耽误工作时间,在车上队长赵英波和王淑华把人员简单进行了分工,达到目的地后,队员们与社区人员会合明确了自己的任务,换上装备便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从晚上8时到第二天上午8时,整整12个小时,他们顶着夜色和春雨完成了经开区所有被管控小区的居民的核酸采集工作。
在经开区进行核酸检测工作
同样被按下“快进键”的还有聊城市人民医院的核酸检测队伍。从核酸标本的采集到结果的出炉大约需要6个小时,每一个“6个小时”核酸检测人员面对的都是堆积如山的核酸标本,目前有来自医院各个实验室和检验科有PCR资质的核酸检测人员近120人加入到了核酸检测工作,24小时火力全开,保障了核酸结果快速、准确的出炉。
核酸检测队伍火力全开24小时进行核酸检测
聊医力量!
齐心协力完成使命
姜勇告诉记者,每完成一次核酸采集,就需要按一次手消,在外面放着的手消都是很凉很凉的,每一次擦在手上就像手伸进了冰水里,时间久了手都麻木了,失去知觉了,我们的队员每天就是这样完成任务的。威海的气温要比聊城低很多,海边的湿冷让我们这些长期生活在内地的医护人员一时间无法适应。一天晚上,突然下起了大雪,姜勇站在窗边心情沉重了起来,这么大的雪,明天的工作要怎样进行?这些队员能不能受得了?
第二天一大早,姜勇来到集合地点的时候,队员们早就穿好了防护服,做好了出发准备,更没想到的是,大雪不仅没有给这群80后90后的年轻队员带来麻烦,反而让他们觉得这场大雪让这座美丽的城市更加整洁庄严。
医疗队在威海工作期间,每天早晨4点50分就要集合出发到各个社区进行核酸采集,他们所去的地方大部分都是封控区,也有高风险社区。一天下午,王传博和王怀港被紧急抽调到了一个高风险社区—寨北社区,接到命令后他们没有一丝犹豫,第一时间赶到了任务位置。从下午到晚上8点半,一刻都没有停歇,他们配合当地志愿者以及社区工作人员完成了整个社区人员的核酸采样。
在社区里,有长期卧床不方便下床活动的老人,也有受伤在家不以活动的伤者,还有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面对特殊人群,就要上门为他们采集核酸。每一个采样人员都配备一个信息采集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核酸采集的人的信息录入到网络并与标本采集管上的条码进行绑定。整个过程也是困难重重,有的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身份证也不在身边,身份证号也自己记不住,但想要信息顺利的录入,要么有健康码或者身份证进行扫描,要么就是代填,手工录入。对于这种情况的老年人就只能等待他们家里年轻的人过来帮助老人顺利完成信息录入再进行采样。加之需要上门采集的人比较多,况且也不在一个楼层单元,穿着防护服爬楼梯真是一件十分消耗体力的事情,往往采集完一栋入户的核酸后,他们都要稍微缓一缓让有些缺氧的大脑稍微休息休息后,又紧接着加快步伐前去下一个单元楼。
在威海,入户进行核酸采集
王传博说,感动时时都在发生。很多时候我们刚刚到工作岗位,就会有人喊,“大白”过来了,然后队伍中就响起了一阵掌声,还有一个孩子在队伍中不停地说着叔叔阿姨辛苦了,有采集完核酸扔下零食和水果就走的,有一再向我们表示感谢的,还有留下电话号码邀请我们再来威海旅游的。入户采集核酸时,有两位听力不好的老人,在他家门口敲门打电话等了30分钟,严重耽误了采样进度。志愿者们和邻居们都在想办法,才打开了老人家的门,顺利的登记完信息并采集完核酸后,两位老人一直拱手表示感谢,不停地说着,给你们添麻烦了,你们都是好孩子,你们辛苦了,并把我们送到了楼栋口。那一刻,我们真的特别感动,一种职业的神圣感油然而生。
此时此刻,医院还有几名核酸检测人员在完成了支援天津核酸检测任务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了淄博,目前正在淄博支援核酸检测工作。聊城市人民医院“愿检尽检”核酸检测点,一直都承担了我市重要的核酸采集工作,24小时昼夜不停地轮轴转,似乎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工作常态。聊城市人民医院东昌府院区作为本次确诊人员的定点收治机构,有一批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突出的医护人员同样24小时坚守在那里,为我市确诊无症状感染者尽快“清零”贡献着力量。
如果说,没有一场倒春寒能够阻挡春天的到来,那么这群无私奉献的白衣战士便是拨开云雾为我们带来温暖的春日暖阳。无论是在这场城市防卫战中,还是在每一次的对外援助时,聊医人都发挥出了巨大的力量,一次次把困难留给自己,一次次把付出当成了理所应当,一次次把危险挡在了人民群众的门外,一次次把家国安危放在比自己的生命更高的位置。
今日零时,我市开始陆续恢复生产生活,我们的城市又被重新启动,公交车、出租车、外卖小哥、快递员又开始在大街小巷穿梭,早餐铺的吆喝声、夜市的喧嚣这些人间烟火再一次温暖着我们的城市,只是聊城市人民医院仍有很多医护人员、检验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在疫情面前,这群人真的很聊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