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笑1岁2个月了,儿童保健科对她来说一点都不陌生,她甚至知道在哪个屋子玩游戏,在哪个屋子测量体格,她行走自如,能准确喊出“爸 妈”,并用“不、走”表达简单的需求,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谁也想不到笑笑是一个出生体重只有1.5kg的早产儿。
笑笑的妈妈患有妊娠期高血压,在孕31周多的时候就剖腹产生出了1.5kg重的笑笑。因为早产、出生体重小,笑笑出生后就进了监护室。笑笑第一次来儿童保健科的时候是她生后50天,那时的她体重2.6kg,身长46cm,头围33cm。根据她的身体情况,儿保科医生向笑笑的妈妈做了喂养指导,帮助笑笑增加体重,同时手把手的教妈妈如何在家里给宝宝做训练,如何用黑白卡训练追看,如何用小铃铛训练追听,如何跟宝宝交流,如何训练宝宝抬头,并教会了妈妈如何做抚触。
一周后笑笑体重达到了2.95kg,黑白卡能够追过中线,医生布置的任务妈妈都完成的不错。此后,笑笑妈妈每个月都到儿保科来报道,对笑笑进行全面评估,并领着新的训练任务回家,就这样,在儿保科大夫、康复师和笑笑父母的完美配合下,笑笑茁壮的成长着。
期间也曾有过坎坷,比如3个月的时候笑笑曾经出现下肢肌张力高,5个月的时候主动抓握能力不达标,由于笑笑妈妈与儿保科医生沟通及时,都及早发现了问题,进行了短时期的康复训练以及干预指导,这些障碍都顺利的跨了过去。1岁1个月的时候,笑笑无论从智能发育还是体格发育都达到了同龄儿的水平,语言能力甚至达到了1岁3个月的水平。
医学上把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成为早产儿,根据胎龄的不同可以分为晚期早产儿(34-36周),中期早产儿(32-34周),极早早产儿(小于32周),超早产儿(小于28周)。高危儿是指在胎儿、围生期产及生长发育期内存在生长发育危险因素的婴儿。导致高危儿的原因主要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颅内出血和高胆红素血症等。在我国,每年出生的新生儿大约有两千万, 约10%~20%的新生儿被诊断为高危儿, 其中, 早产儿约占7.8%, 足月窒息儿约占1.67%。
随着医学产科和围产保健技术迅速发展,新生儿监护病房的设立和发展,使得新生儿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但随之高危儿的存活率却明显提高,新生儿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也明显提高,常留有精神运动和语言发育障碍、听觉或视觉损伤或丧失, 注意力缺陷, 社会交往障碍等的近期或远期后遗症,致其残障的脑损伤发生率高达6.2‰, 远高于1.8‰~2.0‰的正常儿发生率。
婴幼儿脑损伤一旦发生,治疗越早,疗效越好,治疗的黄金时期为“出生后至6个月内”,因为6个月前大脑细胞处于分化最活跃的阶段。婴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大脑的可塑性最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仍可在功能上形成通路。在此时期内配合治疗能取得显著效果,甚至赶上或超过正常同龄儿童的能力。
康复训练
在过去几十年,早期干预对高危儿的影响已经被大家所公认,这是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规律,结合个体差异,略微超前地进行感官刺激和训练,促进其语言、运动、认知及社交能力的发展,同时要进行个性品质的培养,主要采用听觉、视觉、触觉以及前庭功能的刺激,使高危儿在智能发育上尽快追赶上同龄儿童。
早期干预
早期训练
针对这些高危儿,儿童保健科从对父母的培训开始,每周都会在产科病房举办高危儿的出院后管理讲座,把最新的知识送到高危儿父母的手中,其次我们对这些宝宝进行系统的管理模式,建立档案,定期随诊,早期干预等全面监测宝宝的发育情况,及早发现并预防后遗症的发生。协同运用全身运动评估(GMs)和婴儿运动能力测试(TIMP)的评估方法,在矫正月龄2-4个月就有效预防脑性瘫痪的发生,早期识别运动能力的异常,并针对性的进行干预,降低了残障的发病率。
定期的随访是基础,有效的早期干预是法宝,父母的有效配合是保障,儿童保健科的大夫会和父母共同配合,为宝宝的健康快乐成长而努力!
供稿:儿保科 申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