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以来,按照省、市各级主管部门工作部署,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工作稳步推进,不仅给帮扶医院带去了先进的医疗技术,还将聊医文化传播开花。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工作包括两部分:省外部分主要是对口帮扶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和重庆市彭水县的县级医疗机构;市内部分主要是对口帮扶东昌府区、莘县、茌平、阳谷、高唐和东阿等县区的县级医疗机构。
在帮扶内容和帮扶方法上,大胆尝试创新,以帮扶对象的需求为落脚点,通过一对一导师制度、调研、制定规划等方式,全面推进。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坚持下来,如今帮扶对象从内而外发生的变化见证了聊城市人民医院这段意义非凡的工作历程,也指引其继续创新帮扶模式,多方携手走得更远。
以受援医院的实际需要为对口支援工作落脚点
聊城市人民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以来,院领导多次带领医务处及各科主任赴受援医院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受援医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诊疗和科研教学等工作,通过与受援医院领导班子和科室主任之间的座谈,详细了解各医院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各受援医院领导班子一起讨论和研究,明确符合受援医院自身发展需要的个性化对口帮扶内容、方向和形式。
按照各医院的实际需要,医院提出了对口帮扶的工作原则,即“带教一项技术、打造一支团队、培育一个学科、留下一种理念”。要求对口帮扶人员讲政治、重调研,以促进受援医院管理和业务水平双提升为目标,让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同时,聊城市人民医院指定医务处负责对口支援工作,并安排了专人负责日常具体工作联系和后勤保障,确保了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马胜军书记(右二)赴彭水县开展扶贫协作对接工作
王大伟院长在安排部署扶贫工作
以加强规范管理为抓手夯实受援医院发展基础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医院和临床科室的长远发展,规范的管理是重点。医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优选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双突出的医疗业务骨干,实施“管理+医疗”的对口帮扶模式,成效明显。
刘志恒是聊城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的副主任医师,作为山东省第三批、聊城市第二批援青干部人才团队的一员,于2016年7月进入青海工作,担任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人民医院的副院长。到达刚察后,他发现除了基础设施落后和技术水平低的现状之外,因为管理工作不规范,进而形成的医务人员诊疗不规范,是他最直面的感受,他认为进一步规范医疗管理是改善刚察县人民医院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在对口帮扶期间,他通过深入调研,结合刚察县人民医院实际情况,在医院管理和科室管理两个方面开展了具体工作。在医院层面,进一步完善了院级管理制度和医院发展规划,制定了符合医院实际的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重点监督检查各科室医疗质量的落实情况,尤其是明确规定了病历和处方的书写规范。同时,根据院感管理的相关要求,在医院层流手术室的设计布局、外科病房的改造以及急诊科的建设和布置等多个方面提出建议,进一步完善了刚察县人民医院的规范化管理。在科室层面,采取多项措施进一步牢固医生的规范化执业意识,一是开展“三基三严”培训,逐项纠正医务人员在治疗和操作中的错误与不足;二是完善院感管理标准和制度,强化无菌操作流程,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管理依从性;三是定期开展行政查房、教学查房和三级医师查房,指导医务人员规范开展日常业务工作;四是定期培训讲座,强化医务人员对常见疾病的规范诊治;五是组织业务科室开展全院病例讨论,锻炼医务人员的病例分析能力和各专业医生的协作能力;六是组织开展腹腔镜操作技能比赛、院感知识竞赛等操作技能训练和知识竞赛,强化锻炼医生的操作技能,提高业务知识水平。
经过一年半的持续努力,刚察县人民医院的医疗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规范,顺利通过了二级甲等医院的医院等级评审。自开展援青对口帮扶工作以来,聊城市人民医院已连续选派刘志恒、CT 室副主任医师马勇和郭健飞等3 人到刚察县人民医院担任副院长,确保其各项管理工作规范性得到延续和完善,同时也进一步牢固了刚察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的规范性诊疗意识。
刘志恒(右二)在刚察县人民医院查房
以一对一导师制度为重点培养受援医院专业技术人员
受援医院的技术提升,重点在人才,如何将“输血”变“造血”是工作的关键。在省、市各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聊城市人民医院结合受援医院实际情况,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按照受援医院“缺什么、教什么,需要什么、帮助什么”的原则,优选业务和教学综合能力较强的业务骨干担任导师,采取师带徒一对一结对子的方式,将各受援医院提出的临床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需求,分解到担任导师的支援人员身上,按照基础理论和临床能力并重,突出强化临床实践能力的要求,培养受援医院的专业技术人员。
以刚察县人民医院为例,自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以来,聊城市人民医院共接收31 名医护人员来院进行学习,按照提出的实际需求,指定高年资医师,在消化内镜操作等项目中培养来院进修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求导师全权负责培养人员的手术操作和诊疗过程,同时做到既要放手又要指导到位。其中,刚察县人民医院王伟山进修返回后,能够独立开展胃镜、肠镜的常规检查,消化道息肉切除,上消化道出血镜下治疗等项目,填补了刚察县消化内镜治疗的空白;索南仁青进修返回后,开展了床边心电图、急性心梗患者的快速诊断和及时治疗;马晓忠通过进修培训,能够熟练掌握肛肠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常规手术,返回当地后创建了肛肠科。
以病种诊疗需求为导向开展医疗新技术项目
派驻帮扶人员中,各位专家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切实帮助受援医院开展医疗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在刚察县人民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以来,聊城市人民医院先后选派了7批15名医生赴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填补了该院在肝胆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儿科、急诊科、影像科、呼吸内科、妇产科、胃肠外科等多个学科中的技术空白。
其中,刘志恒在帮扶期间,开展了海北州第一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术和刚察县首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于医院微创技术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马勇在帮扶期间,进一步规范了该院影像科的诊疗流程,开展了头颈CTA、肺动脉CTA、胸腹主动脉CTA 的影像检查,填补了海北州的空白;耳鼻喉科姚可青在帮扶期间,指导医生开展了扁桃体周脓肿切开引流、耳石复位、鼻内窥镜检查等操作,被藏族百姓亲切地称为“桑杰曼拉”;儿科刘振虎帮扶期间,把儿科常见病诊疗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展起来,改变了刚察县藏医院没有儿内科门诊的局面;儿科王军在帮扶期间,开展了全县首例动脉血气分析检测,成为该区域内医生监测患者呼吸机治疗效果的重要标准。麻醉科刘国英在帮扶期间,开展了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应用和呼吸末二氧化碳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两项新技术,使临床麻醉更加精准舒适,受到当地患者一致好评,同时还根据高原患者的特殊状况,因地制宜开展了高原地区患者麻醉方面的课题研究,目前已完成申请青海省新项目课题两项。此外,新开展的大多数技术项目现在已成为该院的常规手术。
以聊医文化为基础传承仁医大爱精神
聊城市人民医院专家在对口帮扶期间,不仅留下了技术,培育了专科人才,更是将“至诚至爱、敬业为民”聊医文化,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在受援医院进行了传播。
刘志恒在刚察县人民医院帮扶期间,还帮助海北州第一人民医院开展腹腔镜手术,除了刚察本地的医疗任务之外,一年半时间在海北州和刚察县两地来回奔波近8000 公里,帮助州医院完成手术42 台,同时积极主动联系,与当地一名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资助2000 元帮助完成学业。刘国英在刚察县人民医院帮扶期间,主动利用休息时间,不管是半夜还是周末,只要科室有手术就积极参加,常常因急诊手术时间不定,饿着肚子上麻醉,同时还通过微信及视频等网络通信的方式,与海北州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学术交流,指导深静脉穿刺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该院深静脉穿刺成功率。妇产科卢潭敏在重庆彭水县人民医院帮扶期间,因当地异位妊娠腹腔内大出血、胎盘早剥、卵巢囊肿蒂扭转、子宫破裂等妇产科急症患者较多,她主动每天24 小时待命,随喊随到,遇有急症及危重病人积极参与抢救,帮扶期间成功抢救了3 名异位妊娠大出血患者和1 名胎盘早剥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肾内科刘泽炜在重庆彭水县人民医院帮扶期间,发现当地很多山区居民因为对肾脏病认识不足,或因交通不便等原因未能及时就医,她主动开展健康宣讲和义诊活动,把肾脏病的专业知识通俗易懂地传授给山区人民,同时为方便患者及时联系到她,主动建立医患微信群,随时回答患者的相关问题。一些慢性肾脏病患者感慨地说:“感谢山东来的医生,终于在彭水就能解决自己的肾病问题了,不用反复跑重庆大医院了”。
如今,聊城市人民医院的对口帮扶工作还在继续,努力为“精准扶贫”下的群众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为各个受援医院打造出一支“永不撤离的医疗队伍”,助力他们在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上实现持续提升。聊城市人民医院的对口帮扶工作始终在路上。(赵宗涛赵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