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预防,胜过十分治疗。”减少卒中危害和疾病负担的最有效方法,是加强和重视患者首次发病前的一级预防,即针对卒中的危险因素积极进行早期干预,减少脑卒中的人群发病率。2019年11月1日,世界卒中日后的第三天,为大家安利一个词——醒后卒中。
醒后卒中,亦称觉醒型卒中(Wake-up stroke,WUS),是指睡觉时无新发卒中症状,但觉醒后被患者本人或目击者发现有卒中症状的急性脑梗死。由于其发病时间不明确,通常根据“最后看上去是正常”或者“睡觉前正常”的时间作为发病起始时间,醒后卒中的发病时长多超过4.5小时。据统计,醒后卒中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的16%~28%,一般说25%。
醒后卒中患者大多被排除在静脉溶栓治疗之外,成为卒中治疗的难点。10月30日,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卒中绿色通道接诊了一例醒后卒中。
病例回顾
10月30日晨,神经内科监护室医护正准备交接班,接到卒中绿色通道神内急诊值班主任电话,准备收入监护室一例醒后卒中病人。
陈先生,男,43岁,既往体健。当天凌晨2时如厕时正常。晨起6时左右发现口角歪斜、左侧肢体无力,不能自行穿衣,伴口角歪斜,讲话欠清晰。
6时44分,陈先生进入急诊接受救治(距最后正常时间4小时44分钟),急诊查体:言语欠清,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左上肢肌力2-3级,左下肢肌力3-4级,双侧病理征未引出。疑诊急性卒中,随即启动卒中绿色通道,予以完善指尖血糖(6.2mmol/L)、脑CT、心电图(窦性心律)、血常规、生化及出凝血机制。6时59分,颅脑CT未见异常。考虑醒后卒中,联系CT室予以完善头颈CTA检查。7时30分急诊化验回报:血常规、生化、出凝血机制正常范围。
7时50分,陈先生的头颈CTA检查显示颅内外大血管情况可。评估无动脉取栓指征。
CT及CTA见上图
8时5分,陈先生进入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入科NIHSS评分8分。值班主任评估病情仍有静脉溶栓改善灌注可能,予以联系核磁共振室,于8时30分完善多模MRI检查:多发小灶性脑梗死(DWI示右侧放射冠、基底节新发病变)且存在DWI-FLAIR不匹配(下图)。
医生向患者家属解释了溶栓注意事项,告知病情及溶栓收益及风险。家属反复考虑后,签字同意溶栓。9时33分,这是陈先生距自己最后正常时间后的7小时33分,开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溶栓结束后查体:神志清,精神可,言语稍欠清晰。左侧鼻唇沟稍浅,伸舌左偏,感觉检查基本正常。NIHSS评分为4分。溶栓结束后3小时NIHSS评分0分。
溶栓结束后24小时,再次为陈先生查体,无阳性体征,NIHSS评分0分。复查颅脑CT右侧放射冠、基底节小片稍低密度影。加用抗血小板治疗,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病例总结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指出:对发病时间未明或超过静脉溶栓时间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如果符合血管内取栓治疗适应证,应尽快启动血管内取栓治疗;如果不能实施血管内取栓治疗,可结合多模影像学评估是否进行静脉溶栓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
其次我们这例病人主要参照的是2018年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的WAKE-UP研究:MRI指导下起病时间不明的卒中患者的溶栓治疗。此研究采用DWI-FLAIR错配法,共503例患者纳入研究,结果显示静脉溶栓组的总体预后良好率显著增加,而不增加总体死亡率。
时间仍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的第一要素,卒中绿色通道不仅仅需要完备的团队、标准的流程、规范的评估,更需要急诊、检验、CT、MRI等多科室的精诚合作。
新的再灌注治疗理念、时间窗扩展到组织窗、多模影像的应用已经引领了急性卒中治疗的新时代。在真实世界中,静脉溶栓依然是适宜人群广、操作简单的首选治疗方法。
健康宣教
为让更多市民了解卒中可防可治,10月29日上午,在西区门诊大厅,神经内科主任郭存举与十几位医护人员举行了大型义诊活动。专家们认真对患者进行诊断,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讲解疾病防控知识及用药指导。让百姓了解脑卒中是可防可控的。此次义诊测血压200余人次、测血糖100余人次;进行健康知识咨询及诊病80余人次;免费发放各类卒中宣传资料500多份,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
健康大课堂
健康讲堂中,专家从影响人民健康的危险因素讲起,到卒中识别、急救、治疗、康复锻炼等知识,专家们都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让大家对卒中有了全面的认识。
针对目前中国的现状,减少卒中危害和疾病负担的最有效方法,是加强和重视患者首次发病前的一级预防,即针对卒中的危险因素积极进行早期干预,努力减少脑卒中的人群发病率。聊城市人民医院本次世界卒中日活动目的是呼吁广大公众和患者认识卒中,了解卒中的危害及危险因素,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一旦发生卒中,尽早治疗至关重要,及时拨打120求救。送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进行治疗。
聊城市人民医院脑卒中急救电话:8276120、18663504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