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聊城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运用内镜下粘膜剥离术,为一名高龄患者成功实施结肠侧向发育型息肉的切除治疗,避免了外科手术带来的创伤和腹壁造瘘带来的精神压力。目前,患者恢复良好,肛门排便顺畅。
72岁的王大娘,因大便带血在当地医院做肠镜检查,发现在直肠距肛门5厘米处有一侧向发育型息肉,息肉边缘触及肛门,需要采取外科手术切除,切掉病变的同时在肠道末端腹壁造瘘,今后大便从腹部的造瘘口排出。由于王大娘已经70多岁,外科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加之腹部造瘘排便会给她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考虑再三后,家人又来到聊城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
在聊城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石莎运用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精细检查,发现王大娘的病变虽然比较大并且合并癌前病变,但病变基本在粘膜内,没有深部浸润的情况,可采取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完整剥离病变,还能保留肛门的功能。经过沟通,王大娘欣然接受了内镜下治疗,手术非常顺利,既切除了病变,又保留了肛门功能,体表不留任何伤口。
石莎副主任医师介绍,结肠侧向发育型息肉是一种直径大于1厘米,粘膜内侧向生长的特殊类型的息肉,多发于直肠。这类息肉具有比一般息肉更高的癌变率,常常合并癌前病变或原位癌。结肠侧向发育型息肉不容易判断癌变的边界,需借助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才能清晰判断息肉的边缘,从而制定切除方案。传统治疗方式多需要切除部分肠管,且需要在回肠造瘘,大便从腹部的造瘘口排出,这大大增加了病人的身体和心理的痛苦。聊城市人民医院已经成熟开展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等内镜检查方法,结合内镜下粘膜剥离术,不仅可以清晰判断病变边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而且可以完整剥离病变,保留肠道的完整性。彻底做到外科手术内科化,开放手术微创化,给结肠侧向发育型息肉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