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专家说:心肺复苏能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现场学员说:我能救别人,希望别人也能救我
如果在你身边,有位溺水者心脏骤停,你能为他做一次完整的心肺复苏吗?
很多人的答案是:不会。
为了让更多人掌握这项最基本的急救技能,聊城晚报联合聊城市人民医院于8月13日下午开展了相关培训活动。城区交警、市运河管理处和孔繁森纪念馆工作人员、聊城市义工联志愿者、普通市民等百余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现场,聊城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护理团队工作人员对心肺复苏术进行了专业介绍,麻醉科医生在现场对市民疑问还进行了解答。
培训结束后,市民李女士表示,掌握这项技能后,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她能够出手相救。她也希望,当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这一技能,也能救她。
看数据:俩月抢救溺水患者38人
一项数据显示,全国每年有3万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50多名学生死于溺水,交通事故,食物中毒。
溺水和交通事故占非正常死亡的前两位。
聊城市120指挥中心统计:2016年6月1日至8月1日,全市共接到溺水事件报警20多起,共抢救溺水患者38人,最小溺水者仅4岁,最大的78岁。
对未成年人,教育部发布了“防溺水”安全六不准:不准私下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和无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措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这个六不准,虽然是针对的未成年人,但每个人都应该牢记。”现场培训工作人员侯琦琦说,人若溺水,2分钟后将失去意识;300秒后身体将遭受不可避免的伤害。如果在野外落水,很难被及时营救。
所以,不管是野外的小溪河流水库,还是游泳池,都可能会发生溺水危险,我们不仅要远离野外危险水域,在正规游泳池,也要牢记游泳安全。
学技能:心肺复苏有这些小技巧
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如何正确施救?聊城市人民医院西区手术室护士王文迎,给参与培训的市民首先就心肺复苏术做了专业的展示,整个动作干净利落。
按照施救流程,施救者要评估环境,让患者处于安全、平坦、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然后评估患者,看溺水者意识、呼吸及颈动脉搏动。
如何准确判定颈动脉的具体位置?用右手放在气管正中处,向斜下方滑两到三指。
现场急救,一定要有时间观念,评估必须在10秒钟以内完成。对于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掌握一些小技巧,可以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胸外按压的位置、手法、频率、深度和次数都要符合要求。
现场培训过程中专家告诉了大家一个方法,可以判断按压频率是否在有效范围之内。
“用双位数计时,01、02、03……”护士魏德昊告诉记者,在15秒钟左右,要按压30次。双数计时,可以避免按压频率有变动。
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比例为30:2,要连续进行五个循环。五个循环后,再次评估。
如果复苏成功,要守护在患者身旁,做好保暖和心理安慰,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复苏不成功,继续以上操作,直至专业人士的到来。
“心肺复苏不是万能的,也可能救不活患者,但是有效的。”魏德昊说,在实际工作中,如果病人家属不放弃的话,心肺复苏做一个多小时、两个多小时的情况都有。
心肺复苏动作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是非常消耗体力的。双人操作有利于保存体力,相对于单人操作有优势,也能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心肺复苏。在人员许可的情况下,提倡进行双人心肺复苏。
说不同:溺水者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很关键
心肺复苏是一项最基本的急救技能,适用于任何突发事件或突然事故,比如溺水、塌方、触电、心肌梗死等引起的心跳、呼吸骤停。
但是,溺水者和其他患者相比,心肺复苏稍微有些不同。
与外伤、交通事故病人不同,溺水者在心肺复苏操作过程中,头要偏向一侧,为的是更好地保证气道通畅。其他病人做心肺复苏时,头部保持正常位。
“国际版最新的心肺复苏施救指南要求,对于溺水者,要先给补气,进行五次人工呼吸。”魏德昊说。
聊城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张雷表示,新的心肺复苏指南,甚至提倡单纯胸外按压,而对于溺水心脏骤停者却不适用。
因为,在院外一般性心脏骤停人群中大部分是心源性心脏骤停,此时维持基本循环供给大脑血供是首要目标,因此要先进行胸外按压。
而溺水者心脏骤停,根本原因在于溺水是窒息缺氧性心脏骤停,供氧是首要目标。所以,溺水者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很关键。
张雷指出,现在,救护车上都是硬板床,为的就是做心肺复苏方便,对颈椎有损伤的病人也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现场市民有的比较关心孩子进行心肺复苏应该注意的问题,专家也给予了有针对性的解答。
聊城市执勤大队一中队中队长陈超说,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接触到的交通事故中的伤者比较多。“有的伤者姿势比较别扭,这时候动不动他?”
医院专家认为,如果意识、呼吸、脉搏都有,没有窒息的风险时,可以先不动。
听反馈:市民说学会技能后能救人
心肺复苏作为最基本的施救技能,在国外大多数国家,有很多人都能掌握,而在我国国内,除了专业的医务人员,很少有人能掌握。
学会了这项技能,也许在关键时刻能挽救自己的家人、朋友或其他人的生命。
李凯是孔繁森纪念馆的一名工作人员,他和五位同事一起参加了溺水急救学习。
“如果不是经过训练,根本想不到看着比较简单的动作,要注意那么多的细节,有那么多操作要领。”李凯说。
李凯告诉记者,以前也知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但是怎么做,具体步骤是什么样的不清楚。
“学习之后非常有体会,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李凯说,现在他又学了一种技能。
在市政府工作的李女士,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学得特别认真。
“培训的内容很实用,尤其是现场实践的部分,可以练习很多细节,我差不多已经学会了。”李女士说,虽然她所做的工作与医疗急救没有关系,但希望掌握了心肺复苏这项技能后,关键时刻能向别人伸出援手。
李女士表示,学会心肺复苏术,别人倒下的时候,自己能够抢救别人。同时,她也希望,如果以后自己倒在了路边,别人也会、也能够抢救她。
呼吸、心脏骤停,6分钟后,大脑细胞会发生不可逆的死亡,再抢救回来的几率非常小。
现实是,从拨打120到救护车到现场,6分钟的时间大多时候是不够的。所以,对于心脏骤停患者,死神留给人们的抢救时间都是以秒计算,施救争分夺秒,越快越好。
“心肺复苏是最常用到的急救方法,能为患者的获救赢得宝贵时间。”魏德昊说,掌握这项技能是有好处的,年轻人更应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