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聊城市“全面提升年”动员部署大会以来,我院深入动员、全面部署,迅速掀起了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的热潮,形成了人人提升工作目标、人人提升工作标准、人人提升工作能力、人人提升工作成效的深厚氛围,并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我院“全面提升年”活动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局的充分肯定,《聊城市“全面提升年”活动简报》第22期、45期,《聊城市卫生局“全面提升年”活动简报》第2期、3期,对我院“全面提升年”活动开展情况给予了专题报道。
迅速掀起“全面提升年”活动热潮
在“动员部署阶段”,我院及时召开了院领导班子及部分职能科室负责人会议、全院“全面提升年”动员部署大会,认真传达学习市委、市政府“全面提升年”动员部署大会精神。在聊城市人民医院“全面提升年”动员部署大会上,院级领导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提升年”要求,结合分管工作实际,分别做了表态发言,讲明了各自对分管工作的提升目标、提升措施和完成时限,决心高质量、高标准地抓好各项分管工作,确保实现全面提升。
各科室都召开了科务会,传达学习会议精神,人人谈学习体会、谈医院开展“全面提升年”活动的必要性,使全院职工普遍认识到医院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了全面提升和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弄清了提升什么、提升到什么程度、如何提升等问题。有的科室对每个人的发言进行集体评价,对认识不深刻、提升目标不高的,提出批评和建议;有的科室负责人对科室成员的书面材料逐一检查,对存在应付、不认真等倾向的,及时谈话,进一步动员。
由于宣传动员及时到位,我院很快形成了“人人谈提升、人人要提升”的浓厚氛围,使“全面提升年”活动取得良好开局。
提升目标“全、高、实、行”
为制定好“全面提升年”的提升目标,我院本着“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对年初职代会确定的工作目标进行了认真研究和重新调整,确定着力抓好八项工作,实现八大提升,即:更加注重服务创新,全面提升服务品质;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发展水平;更加注重学习培训,全面提升队伍素质;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更加注重党的建设,全面提升党建水平;更加注重机关作风建设,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更加注重民生服务,全面提升社会满意度。整个提升目标充分体现了“全、高、实、行”的特点。
“全”:我院制定的提升目标共分20个大项、135个小项,覆盖了临床、护理、医技、行政、后勤等各个科室、各个岗位的工作,做到了纵到底、横到边,实现了全面覆盖、无缝隙覆盖。同时,各科室按照医院制定的总目标,结合自身实际,又分别制定了各自的提升目标,比如:党办把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作为一项提升目标,在全院88个科室和服务窗口,挑选并组建了一支92人的医患关系协调员队伍,在出现医患矛盾和患者投诉时,协助做好解释和调解工作。
“高”:许多提升目标都高于行业标准和上级要求。如: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7%,比卫生部新出台的《综合医院评价标准》提高2个百分点;急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6%,提高6个百分点;门诊处方合格率≥96%,提高2个百分点;甲级病案率≥93%,提高3个百分点;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7% ,提高7个百分点;社会满意度≥96%,提高6个百分点;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控制在9.6天以内,比卫生部规定缩短6.4天;住院病人药品比例≤35%,比卫生部标准降低10个百分点,更加有效减轻群众负担;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76%,提高6个百分点;高度重视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完成政府指令性救治任务100%。
“实”:提升目标都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既符合市委、市政府“全面提升年”的要求,也符合卫生部、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的工作部署;既有利于加快医院改革发展,也有利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社会满意度。提升目标中没有虚假的、空洞的内容。比如:“全面提升服务水平”这一目标,既符合患者的要求,也符合省卫生厅“两好一满意”标准的要求,也符合医院发展的自身需要,医院制定了《聊城市人民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实施方案》,在骨关节外科、内分泌科、干部保健科实施无陪护管理,积极创建首批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
“行”:提升目标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所有提升目标都明确了院级领导、责任科室、责任人、完成时限,明确了工作标准、工作措施。同时,所有提升目标都是立足医院实际制定的,虽然高于行业标准和上级要求,但只要齐心协力、扎实苦干,所有目标都能实现。比如:“完成门急诊人次160万人次,出院病人14万人次”这一目标,与2009年相比,增长幅度都在15%以上,与周边同级医院相比,更是遥遥领先,目标确实很高。为保证完成这一目标,医院计划开展263项新技术新项目,并分解到具体的科室,明确责任人,为扩大病源奠定了基础,另外医院还采取了改善服务态度、保障医疗安全等一系列措施,所以全院上下对完成如此大的工作量充满了信心。
医疗技术水平实现新突破
在“全面提升年”活动中,我院把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作为一项重要提升目标,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大力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新项目,在今年第一季度开展了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术、“希氏束旁”旁路射频消融术、颈椎间盘置换等一大批居全市甚至全省、全国领先水平的新技术、新项目。
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心内科、骨科、感染性疾病科等7个专业开展了干细胞治疗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神经外科开展了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脑外伤、脊髓损伤,神经内科开展了干细胞移植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多系统萎缩、脑梗塞后遗症、运动神经元病、脊髓损伤后遗症、帕金森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等,心内科开展了干细胞移植治疗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骨科开展了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感染性疾病科开展了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炎、肝硬化。
消化内科、胃肠外科、综合科、感染科、胸外科、泌尿外科等8个专业开展了生物治疗技术。心内科完成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术、“希氏束旁”旁路射频消融术均为山东省首例。骨科开展了3例颈椎间盘置换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呼吸内科开展了国内领先的不典型哮喘诊断技术——支气管激发试验,已开展260例。消化内科完成超声内镜引导下粘膜切除(EMR)治疗癌前病变及早期癌7例。心外科开展腔镜下心脏手术16例。脑科医院开展了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微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术。眼耳鼻喉医院开展了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青光眼、高眼压,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咽喉部增生病变。放射科开展了气管软化症的X线诊断技术。CT室开展了256层CT脑灌注成像诊断超急性期脑梗塞的研究。磁共振室开展了3TMRT2对骨软骨病变的早期诊断技术,3DMRA与DSA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对照研究。
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同时,腔镜技术、介入技术等高新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第一季度完成腔镜治疗4628人次,介入治疗431人次。脑科医院开展的小儿脑瘫治疗术吸引了18个省(市、区)的患者,117例脑瘫患儿得到有效治疗。目前,我院在医疗技术方面逐步形成了“外科微创、内科介入、全面开展三类技术”的良好格局。
护理服务更加人性化
为切实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我院在骨关节外科、内分泌科、干部保健科开设了“无陪护病房”,试行开展亲情护理服务,为病人提供舒心、安心、家属放心的全方位护理服务。
我院对“无陪护病房”增设了基础护理设施,购置了生活护理用品,调剂充实了护理人员,按照护士的学历、年资、能力等,确定护士层级,明确相应的岗位职责,完善工作流程,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根据病人的病情和数量,设置责任组,每个责任组长带领一名责任护士和一名护理员,早晨7点前到达病房,为患者整理病床、洗脸、梳头、清洁口腔,协助非禁饮食患者进食;晚上19点至21点到病房为患者实施晚间护理,将热水送至病人床旁,给予或协助患者清洁面部、口腔、足部等服务。
试点病房把每周二定为“亲情服务日”,护理人员为患者洗头、剪指甲、床上擦浴。营养科根据病情定制营养餐送至病房,由护士协助进餐。为营造家庭化的住院环境,消除病人对医院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内分泌科创新提出了“病房适应病人”的医护服务新理念,提倡护士主动适应病人,尊重其健康的生活习惯,在病人入院时,对其生活习惯、作息时间等进行全面了解和评估,在尊重治疗原则的基础上,遵从病人意愿安排护理工作,打破了原来集体治疗、集体用药的传统模式,促进了患者身心健康。
通过开展亲情护理服务,进一步提高了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同时拉近了医患距离,减轻了患者家属的陪护负担,受到社会群众的好评。(李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