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01
一场多学科严阵以待的手术
在聊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手术室内,无影灯下,怀孕12周的刘女士(化名)此刻正安静地躺在手术台上,脸上写满了紧张和担忧。此前,她已有两次剖宫产手术史。这次怀孕,超声检查发现胚胎正好长在了上次剖宫产的疤痕位置上。这个地方子宫壁变得非常薄,子宫肌层几乎消失,血流异常丰富,血β-HCG值达到9104mIU/ml。
刘女士所患的疾病正是妇产科急危重症——剖宫产瘢痕妊娠(III型),就像一颗埋在体内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术中大出血。医院妇产科、超声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迅速集结,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全力保障母婴安全。
什么是瘢痕妊娠?
随着剖宫产率上升,瘢痕妊娠这一产科危急重症也逐渐多见。它是指孕卵着床于既往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而非正常宫腔内。由于瘢痕处肌层薄弱、纤维组织多,随着胚胎发育,极易发生子宫破裂、严重出血甚至胎盘植入,直接威胁患者生命。
聊城市人民医院妇科李爱华主任指出:“瘢痕妊娠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轻微腹痛或少量出血,极易被误认为先兆流产或正常妊娠。”
PART.02
诊断与治疗:重在分秒必争
“医生,我就是想来做个流产……”
36岁的刘女士起初并未意识到病情的凶险。在门诊做完B超后,医生发现她属于III型瘢痕妊娠,立刻启动了紧急应对流程。
李爱华主任介绍,瘢痕妊娠的处理绝不是普通的“人工流产”,必须有一套周全的治疗方案。“我们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时候还需要多种方法联合使用。千万不能直接刮宫,否则几分钟内就可能发生致命的大出血。”
针对刘女士这种III型瘢痕妊娠,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1.子宫动脉栓塞或腹主动脉阻断术:通过阻断子宫血供,减少术中出血;
2.超声监视下清宫术:在精确影像引导下清除妊娠组织;
3.腹腔镜/开腹瘢痕切开修补术:切除原先薄弱的瘢痕组织,缝合加固子宫下段。
在详细向刘女士和家属说明病情之后,医生们开始进行术前准备,完善备血,先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发现刘女士的子宫位置后倾明显,原疤痕处有一个直径约5公分的包块,基底很宽,子宫肌层特别薄,表面呈蓝紫色,向外突向膀胱。
由于包块宽大,血β-HCG数值也高,术中大出血风险极大。李爱华主任团队果断先行髂内动脉结扎术减少术中出血,随后在超声引导下清除妊娠病灶,切除薄弱瘢痕并重新加固缝合,重塑子宫下段。同时实施圆韧带缩短术,纠正子宫位置,预防再次形成疤痕憩室。
整台手术出血量仅50ml,过程顺利,刘女士最终成功保住了子宫,避免了严重并发症。
PART.03
这些因素,让瘢痕妊娠更危险
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的瘢痕妊娠患者,术中更容易发生大出血:
剖宫产次数多、孕周超过8周、孕囊或包块较大、前壁肌层薄弱、血β-HCG较高、孕囊周围血流丰富。
多数研究支持瘢痕处肌层厚度及孕囊大小是预测术中大出血的重要指标,也有研究论证以上两项指标是剖宫产瘢痕妊娠术中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治疗方式选择的重要参考。
如何降低瘢痕妊娠风险?
1. 慎重选择首次分娩方式:无医学指征时优先选择自然分娩;
2. 科学规划避孕:剖宫产后建议至少间隔18-24个月再孕;
3. 早孕期超声筛查:有剖宫产史的孕妇应在早孕期进行超声检查,明确孕囊位置;
4. 选择正规医院:一旦确诊瘢痕妊娠,应立即到有抢救条件的三甲医院就诊。
尽管凶险性瘢痕妊娠仍属于危重症疾病,但随着医学技术进步,通过多学科协作诊治,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得以平安救治。李爱华主任表示:“随着三孩政策放开,高龄产妇增多,瘢痕妊娠的发生率也在明显上升。但目前公众对它的认知还远远不够,亟需加强科普宣传。”
截至目前,经聊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团队救治的III型瘢痕妊娠患者均成功保全子宫,避免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呼吁,各级医院应建立健全瘢痕妊娠的规范化诊疗流程和转诊机制,共同为更多女性筑起生命安全的防线。
来源 | 妇产科 杨慧
编辑 | 杨秋宜
专业审稿 | 李爱华
审核 | 兰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