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聊城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成功救治了一名因胆囊扭转导致腹痛的小患者。
生死时速:腹腔镜下的生命救援
13岁的小阳(化名),因突发性腹痛在其他医院被诊断为胆囊炎。“已经输液6天了,还是没有好转”,小阳的父母心急如焚,带着小阳来到聊城市人民医院寻求帮助。
医院肝胆外科高延超主任医师接诊后,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他敏锐地察觉到小阳的病情并非简单的胆囊炎,而是更为凶险的胆囊扭转。高延超担心小阳的胆囊会因扭转导致的缺血而出现坏疽,后果不堪设想。
高延超当机立断,组织团队对小阳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紧急为小阳安排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过程中,高延超通过腹腔镜技术精准探查小阳的胆囊,果然发现他的胆囊出现大面积坏死。幸运的是,手术实施及时,并且顺利完成。小阳术后恢复良好,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胆囊扭转:罕见但凶险的急腹症
胆囊扭转是一种相对罕见但极为凶险的急腹症,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胆囊系膜过长导致的胆囊沿着系膜轴或器官轴发生扭转,进而引起胆道梗阻和血液循环障碍。这种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女性,但在儿童中也有发生,像小阳这样的病例较为少见。
其发病原因可能与先天性解剖学变异有关,例如系膜胆囊、胆囊游离、下垂或活动度增加等情况,也可能与后天因素相关,如体位变动、胃肠蠕动过强等。
胆囊扭转的临床表现较为多样,主要症状为突发性右上腹疼痛,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常伴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发热、黄疸等症状。由于其症状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常见急腹症相似,且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也相对较高。胆囊扭转虽罕见,但一旦发病,病情进展迅速,后果严重。因此,若出现上述症状,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
一旦确诊胆囊扭转,紧急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手段。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的主要目的是解除胆囊扭转,并切除已经坏死或即将坏死的胆囊,以防止胆囊穿孔、胆汁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专业实力:肝胆外科的守护与创新
聊城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是该地区胆系疾病诊治的权威科室,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科室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家的诊疗规范和技术优势。科室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在肝胆疾病的诊治过程中,科室注重多学科协作,通过影像科、检验科等多科室的紧密配合,为患者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同时,科室不断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努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高延超主任医师,长期致力于肝胆外科疾病的临床研究和实践,在复杂病例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诣。此次成功救治小阳,不仅体现了高延超个人的专业能力,也展示了医院肝胆外科的整体专业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多学科协作,聊城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在胆系疾病的诊治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为患者提供高效、精准的医疗服务。
来源 | 肝胆外科 高延超
摄像|武文韬
撰稿 | 杨秋宜
编辑 | 杨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