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国家政策,发展基层医院,聊城市人民医院和莘县第二人民医院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关系,任鸿雁主任、马红玲医生和我接受医院委派,去莘县二院帮扶一年,帮助把二院的神经内科发展起来。
4月6日,清明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本可以在家偷闲一天,但心里惦记着监护室里的几个重病人,我像往常一样来到病房,交完早班后带着莘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几个同事开始查房,讲解病例,修改医嘱,和家属交代病情,告知家属如何护理及辅助患者康复锻炼,整个过程非常顺利。
泡上一杯茶,拿起一本刚邮寄到的关于神经介入的书,准备给自己充充电。书籍打开,第一页还没有读完,听到今天值班的妹妹和我说:“东哥,急诊打电话来病人了,一个急性脑梗死的病人,男性,64岁,发病时间不到3个小时”,一系列的信息传入耳中。我第一反应就是开绿道,准备溶栓。我在市医院工作期间,积累了大量的静脉溶栓经验,又经过SCA卒中综合培训中心的三个阶段溶栓培训,对急性脑梗溶栓熟识于心,也对阿替普酶这个药物充满信心。于是我对大家说通知护士站,准备床位,准备两个静脉泵(一个阿替普酶溶栓,一个乌拉地尔降压备用),准备静脉溶栓知情同意书,电脑中调出患者急诊CT及化验结果,大家瞬间忙碌起来。CT上没有出现高密度及低密度病灶,但左侧大脑中动脉出现“致密征”,这是大血管急性堵塞的标志,我瞬间有一点紧张,这种梗死,静脉溶栓,开通率只有20%--30%。如果血管开通不了,患者不但会遗留重度残疾,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这样动脉开通率能上升至80%以上。但莘县二院目前刚刚在任鸿雁主任和医院领导的各方面积极努力下,引入阿替普酶溶栓,还不具备动脉取栓的条件。我和莘县二院神经一病区张恒建主任来到床前给病人查体,患者目前意识模糊,混合性失语,右侧肢体全瘫,眼球向左凝视,完全和患者颅脑CT相吻合。我和张恒建主任商议,患者没有溶栓禁忌症,应该立即启动静脉溶栓,同时将患者转运到聊城市人民医院,进行桥接取栓,这是最佳的治疗方案。我们充分和患者家属沟通,告知患者目前的危急程度,以及目前我们的最佳治疗方案,家属商议后同意我们的治疗方案,并在溶栓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护士老师也很快配置好药品,给予应用。
我们分工进行,争分夺秒,张恒建主任负责联系院前急救120救护车转运病人,病房的同事负责观察病人溶栓效果,我联系市人民医院的郭存举、亓立峰、任鸿雁三位主任,准备接力赛,桥接动脉取栓。三位主任很快给予答复,全力救治病人,我们这边安排好,通知手术室,开始备台。市人民医院王晶茹副主任也给出回应,在一楼急诊科等着病人到来,开辟挽救生命的“绿色通道”。我当时瞬间感觉到家人的支持力量。
我和张恒建主任跟随120救护车护送患者,任鸿雁主任、马红玲主治医生来到市医院急诊科和我们汇合,50分钟后我们到了市医院急诊,此时距患者发病3小时55分,阿替普酶已经输注结束,患者目前意识水平较前好转,仍是混合性失语、烦躁,右侧肢体肌力1级。运送途中,我们反复和家属沟通,告知动脉取栓的必要性及相关风险,家属表示积极配合,要求我们尽最大努力挽救生命。
任鸿雁、王晶茹主任和马红玲大夫帮助患者家属家属办理住院手续,为避免溶栓后颅脑出血,又带领患者复查了颅脑CT,很幸运患者第二次的CT和第一次CT变化不大,我和亓立峰主任进入手术室复合手术间,穿上我们的战甲——铅衣,准备进行动脉取栓。全脑血管造影很快完成,责任血管在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显然我们的溶栓是有效的,栓子出现前移,目前患者仍有混合性失语、右侧肢体肌力2级,凝视较前好转,目前仍需要进一步血管内治疗,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微导管成功到位,释放支架,进行取栓,手术很顺利,患者在手术台上,由混合性失语转变成不完全运动性失语,能配合查体,右侧肢体肌力恢复到3-4级,我们顿感欣慰,这是我们两家医院通力合作的成果。
16:30分,患者顺利转入病房,这时我才想起,我和张恒建主任还没来及吃午饭,但都比较兴奋,能成功挽救生命,我们都没有感觉到饥饿。
2020年年初,我们经历了一个严寒的冬天,全国人民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成为全世界的“标杆”,我们也深深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发展基层医院。此次接力赛的成功完成,充分发挥了医联体的优势,也充分诠释了了医联体建设的必要性。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们一定不负使命,把莘县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发展壮大起来,使医联体合作更紧密,让莘县人民受益,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三级甲等医院看病的待遇。
4月8日上午,我们欣喜地得知,患者右侧肢体肌力已完全恢复正常。收到大后方发来的照片,看到患者高举的手臂和高抬的下肢,我们分明感觉,那高高举起的,是希望,是医联体建设的美好曙光!
(供稿/神经内科 王庆东)